1. 什么是著作權/版權?
在我國,著作權又稱為版權,兩者屬于同義語。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作者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創(chuàng)作的作品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2. 著作權的主體、客體、內容分別指什么?
享有著作權的主體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作品。著作權的內容主要是著作權人的權利義務。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時著作權人也應盡一定的義務,即對其權利作了適當?shù)南拗啤?BR>3.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必須屬于自己創(chuàng)作,而不是抄襲他人的,即必須具有獨創(chuàng)性;
(二)必須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范圍內的創(chuàng)作;
(三)必須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形式,即著作權保護表達,而不保護思想;
(四)能夠固定于某種有形物體上,并能復制使用;
(五)必須是不屬于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4. 作品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有哪些?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筑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件;
(九)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作品。
5. 著作權人包括哪些?
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6. 著作權的具體權項包括哪些?
(一)發(fā)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
(二) 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 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 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 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 發(fā)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七) 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計算機軟
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 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九) 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 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xiàn)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 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 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 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 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chuàng)作出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 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 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 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7. 著作權的保護期?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fā)表權、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fā)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本法不再保護。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fā)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8. 作品著作權登記有什么意義和作用?
著作權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自動產生,著作權登記并不是著作權產生的必要條件。作品著作權登記采取自愿原則。作品著作權登記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維護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其主要意義和作用在于:
(一)幫助權利人保存證明其對登記作品享有著作權的初步證據,在作品的使用和傳播過程中,以及在解決著作權糾紛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生需要由當事人證明其權利人身份的情形,可以及時、方便、快捷地舉證。
(二)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把舉證責任轉移給對方當事人。因為發(fā)生著作權糾紛以后,當事人提交的著作權登記材料可視為權利歸屬的初步證據,對方當事人如果不能提供有效反證,則不能推翻該初步證據。
(三)協(xié)助司法機關取證,以便迅速結案。
(四)軟件著作權登記對于軟件企業(yè)來說尤為重要,登記證書是企業(yè)辦理雙軟認定以及享受國家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必要前提條件。
(五) 此外,海關、出版、招投標、課題申報、評獎等也需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作為相應的證明文件。
9. 計算機軟件為什么適用于著作權保護?
著作權法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領域內的作品。相比其他各類作品,計算機軟件雖具有一定特殊性,但也屬于創(chuàng)作成果,因此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先后將其列入著作權法保護的范圍。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TRIPS協(xié)議)第十條規(guī)定:“無論以源代碼或以目標代碼表達的計算機程序,均應作為伯爾尼公約1971年文本所指的文字作品給予保護?!?1996年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第四條規(guī)定:“計算機程序作為《伯爾尼公約》第二條意義下的文學作品受到保護。此種保護適用于計算機程序,無論其表達的方式或形式如何?!蔽覈闹鳈喾ㄒ矊⒂嬎銠C軟件著作權保護列入其保護范圍之中。
10. 我國對計算機軟件進行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我國規(guī)范計算機軟件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11. 計算機軟件保護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與著作權保護的基本原則一樣,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基本原則為“創(chuàng)意/表達分離原則”,即只保護軟件的表達,而不保護軟件的設計思想、工 藝、操作方法或數(shù)學概念等。只要是獨立開發(fā)并且已固定在有形物體上的計算機軟件即受著作權法保護。
12. 計算機軟件在我國法律法規(guī)中包括哪些內容?
計算機軟件包括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
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zhí)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guī)格、開發(fā)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13.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計算機軟件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應當具備如下要件:(1)獨立開發(fā):由開發(fā)者獨立開發(fā),具有獨創(chuàng)性,而非復制、抄襲他人的作品;(2)可被感知:依法受保護的軟件已固定在有形物體上,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形式;(3)不屬于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計算機軟件。
14. 合作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如何歸屬著作權?
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作開發(fā)的軟件,由合作者簽訂書面合同約定其著作權的歸屬。未簽訂書面合同或合同中未明確約定時,軟件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者對各自開發(fā)的部分可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擴展到軟件的整體著作權;軟件不能分割使用的,著作權由合作開發(fā)者共同享有,通過協(xié)商一致行使;不能協(xié)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權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所得收益應當分配給所有合作開發(fā)者。
15. 委托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如何歸屬著作權?
接受委托開發(fā)的軟件,由委托人與受托人簽訂書面合同約定其著作權歸屬;未簽訂書面合同或合同未明確約定的,其著作權由受托人享有。
16. 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如何歸屬著作權?
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fā)的軟件,由項目任務書或合同約定著作權的歸屬;項目任務書或合同中未明確規(guī)定的,著作權由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
17. 職務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如何歸屬著作權?
自然人在單位任職期間所開發(fā)的軟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軟件著作權由單位享有,單位可以對開發(fā)軟件的人進行獎勵:
(1)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fā)目標所開發(fā)的軟件;
(2)開發(fā)的軟件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能預見的結果或自然的結果;
(3)主要使用單位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開發(fā)并由單位承擔責任的軟件。
18.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規(guī)定的?
軟件著作權自軟件開發(fā)完成之日起產生。自然人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其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軟件是合作開發(fā)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軟件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件自開發(fā)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fā)表的,不再保護。
19.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可以繼承、承受、轉讓嗎?
可以。
自然人享有軟件著作權時,在著作權保護期內,其死亡后,他的繼承人可繼承除署名權以外的其他權利。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軟件著作權時,在著作權保護期內,其變更、終止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著作權;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著作權。轉讓軟件著作權時,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可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請著作權轉讓登記以及轉讓合同登記。
20. 什么是計算機軟件的合法復制品所有人?他們依法享有什么權利?
軟件的合法復制品所有人是指通過購買、接受贈送等方式依法獲得軟件合法復制品所有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其享有下列權利:
(1)根據使用的需要把該軟件裝入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內;
(2)為防止復制品損壞而制作備份復制品。這些復制品不得提供給他人使用,并在所有人喪失該合法復制品的所有權時,負責將復制品銷毀;
(3)為把該軟件用于實際的計算機應用環(huán)境或者改進其功能、性能而進行必要的修改;但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未經該著作權人的許可,不得向第三方提供修改后的軟件。
21. 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行政責任包括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處罰款,以及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刑事責任包括:違法所得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2.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民事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民事侵權的行為包括: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fā)表或者登記其軟件的;
(2)將他人軟件作為自己的軟件發(fā)表或者登記的;
(3)未經合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開發(fā)的軟件作為自己單獨完成的軟件發(fā)表或者登記的;
(4)在他人軟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軟件上的署名的;
(5)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修改、翻譯其軟件的;
(6)其他侵犯軟件著作權的行為。
23.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刑事侵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刑事侵權的行為包括:
(1)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件的;
(2)向公眾發(fā)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傳播著作權人的軟件的;
(3)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件著作權而采取的技術措施的;
(4)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件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
(5)轉讓或者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件著作權的。
24. 侵犯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賠償數(shù)額怎樣確定?
侵犯著作權的,侵權人應當按照著作權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按照侵權人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shù)額還應當包括著作權人為調查、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著作權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難以確定時,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
25. 怎樣處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糾紛?
軟件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 軟件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xié)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沒有書面仲裁協(xié)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6. 為什么要進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是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對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保護的一項行政輔助管理措施,國務院18號文件按規(guī)定,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著作權人進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并對已登記的軟件給予重點保護。軟件著作權登記文件是對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它不僅對確定軟件著作權的歸屬、理順著作權關系、減少著作權糾紛以及打擊非法盜版等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可以作為軟件產品和軟件企業(yè)認定、軟件企業(yè)享受人才引進與吸納、稅收優(yōu)惠、資金扶持等方面的證明。目前,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已經成為司法、科技、稅收、金融、軟件產品和軟件企業(yè)認定等諸多領域廣泛使用的知識產權證明文件。
27. 境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人可以在國內進行登記嗎?
境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人可以依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進行登記。
28. 什么是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質押?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依法將其享有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中的復制權、發(fā)行權、出租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翻譯權等財產權出質,將該財產權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以該財產權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權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
29. 計算機軟件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有何意義?
計算機軟件鑒別材料中含有申請者的商業(yè)秘密或者不愿透漏的其他秘密時,可申請例外交存。例外交存材料在著作權爭議中可作為初步證明。
30. 計算機軟件源程序、文檔或樣品進行封存有何意義?
軟件著作權登記時,申請人可以申請將源程序、文檔或者樣品進行封存。除申請人或者司法機關外,任何人不得啟封。計算機軟件源程序、文檔或樣品的封存在著作權爭議中可作為初步證明。
31. 辦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需要多長時間?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自受理之日起60天內,軟件登記人所提交申請凡符合《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規(guī)定的,即可完成登記,發(fā)給相應的登記證書,并予以公告。